展覽公司考慮你的業績,永遠都是你賣了多少展位,獲得了多少銷售額,這是最有說服力的。老板都是商人,老板不會在乎你的過去,只會記得你當下的業績。請你不要和他說你過去的功勞薄,說你以前銷售額做得多高。他只會問你為什么今年你的業績做得平平,或讓他蒙受損失。
為什么客戶不買你的展位,因為你沒有說出客戶參展的價值,如果你能說出價值,讓客戶心動,他一定掏錢。
所以是價值決定價格,銷售說不出展會的價值,就無法讓客戶掏錢買你的展位,銷售說不出展會的價值,你報出什么參展價格給客戶聽,他都會覺得貴,就是這么回事;有些成熟的品牌展會,展位價格定那么貴,參展商不是照樣趨之若騖嗎? 還有些不成熟的小展會,展位價格那么便宜,客戶照樣不來。
建議:
1. 沖動性
很多客戶定展位都多少有點沖動,那就是銷售的機會,客戶的沖動通常發生在見面時,前后不超過20分鐘,你如果在這20分鐘沒讓他沖動起來,那客戶走之后就不會再來了,客戶只要說我考慮一下,那基本上客戶就不考慮了,因為銷售沒有抓到客戶的沖動點。
2. 喜歡你
如果客戶都不喜歡你銷售這個人,那就麻煩了,一般的邏輯是客戶先喜歡你這個人,再喜歡你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如果你沒有讓客戶喜歡你,那就無法賣出展位。銷售員要自己先好,先變得專業,再銷售展位,也就是先把自己銷出去,再銷售展位。
3. 了解需求
銷售的切入點可以從了解客戶需求做起,我因為也做展會銷售,這也是我的愛好,我發現很多展會銷售都有一個問題,他們會這么和客戶說,“您好,我們的展會專業性強,展商有多少多少,觀眾有多少多少,規模有多少平方米。” 我說,“你知道嗎,別家展會銷售也會這么說,這些都不是客戶特別在意的,因為他們在展會官網上自己都看得到。
以后和客戶溝通,先不要說展會有多么好,先問客戶公司和產品的實際情況,要不然你怎么知道客戶參展的需求是什么,客戶會在與你溝通中,透露出他的需求,比如客戶會說他是在網上看到我們展會介紹的,他是想找類似我們這樣的企業參展多的展會,針對性要強。所以,以后銷售需要先關心客戶的需求,先問他們公司和產品的情況,你都不知道客戶的需求,就先把自己的展會給吹噓了一遍,你都不知道客戶為什么要參展。
4. 痛點
就是不愉快的經歷。如果客戶來咨詢你,說他原來參加的是另一個展會,你想不想知道他在那個展上有什么不愉快,你想不想知道他參加那個展發生了什么事情,這都是過去不愉快的經歷,也就是痛點。當客戶情緒起來的時候,銷售的業績也會隨之增加,這話真的很有道理。
什么叫做情緒?
參展商在展會布展期間,展位里面少了個椅子,電沒有接上,而又沒有人為他及時解決問題時。參展商在開展期間,沒有什么專業觀眾來展位談事,覺得這個展會沒啥效果。參展商在撤館期間,不知道出門單找誰拿,因為主辦方沒有通知到位,因此延誤了參展商的撤展時間。如果這些事情都發生在同一家展商身上,客戶來年還會繼續參展嗎?不太可能吧。此時客戶的情緒起來了,就會尋找類似的展會做為參展目標,所以銷售了解到客戶的這些痛點以后,銷售業績也會隨之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