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展會的結束,就是一個垃圾場的誕生?
展會活動的臨時性屬性由于會展項目是臨時性活動,因此要消耗大量一次性用品,其中絕大部分是裝修和宣傳材料。上海展會中展臺的 80%均為木制展臺,其一次性使用的屬性與循環經濟、綠色低碳的生活理念相悖甚遠。以國際展覽聯盟的調查研究為例,國際上每年平均展會垃圾耗費高達7.3億美元,垃圾重量約12000 噸,而這些問題在上海更為嚴峻。
對此,市政協委員梁順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在調研中還發現,以CES 為例,美國撤展時間7天左右,而在上海這一時間僅僅1天,可施工時長之間的懸殊過大。為了搶占有限的施工時間,避免承擔展館高額的加班費用,很多展覽公司及參展商只能被迫對展臺進行粗暴式拆除,物料直接現場廢棄,更加劇了浪費。
梁順龍建議,不再將經濟作為衡量會展企業水平的唯一標準,而是通過資源再利用、廢棄物處置等多維度進行綜合性考評。目前上海正在建設資源節約型城市,垃圾分類作為其中的一項重要舉措,有效地實現可回收材料的循環使用,會展所涉及到的木制材料及型材等一系列物料均屬于可回收材料。
在確保設施和服務不降低標準的前提下,把過去一次性使用的環保型材變為反復或調劑使用。循環經濟下的會展是供應鏈形成嚴密的供應網絡體系進行支撐合作,模塊化拆解、組成部分分類保存、建立線上模型庫及推廣渠道等必要環節均可利用上海的倉儲、物流、會展資源優勢來達到最終展臺高重復利用、低消耗的目標。
此外,政府還可以通過各類稅收減免、財政補貼等方式形成并完善上海會展循環經濟發展的支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