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展會改變了一座城市。南寧充分借助東博會的平臺,不斷擴大開放合作,有力推動南寧社會經濟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時期。”廣西國際博覽集團董事長王雷表示,十多年來在東博會的示范作用下,南寧現代會展的產業鏈逐步完善,催生了會展服務業的各種業態,促進了以東盟為特色的城市會展旅游形象,培育了各類面向東盟的市場主體,會展經濟的帶動作用在南寧體現得比較明顯。
現階段廣西的會展業與擁有成熟市場的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國際市場競爭力、會展品牌影響力有待加強;創新不足,科技創新賦能會展不夠充分;會展專業人才供給不足,市場化和專業化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等。
面對存在的短板,瑪麗·拉金提出,會展業需聚焦可持續發展,才能夠為成員創造最大化的價值。同時還需關注領導力的多樣化,以形成合力驅動,促進會展業的發展。
“推動會展產業發展,應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中國貿促會國際商會會長張慎峰指出,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推動會展數據與品牌資源共享,互鑒先進經驗,創新發展模式,實現互利共贏;要積極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新手段,構建“互聯網+展會”新模式,加快服務創新、管理創新、市場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執行委員李藻森分享了澳門的經驗。在新時代,澳門緊緊把握“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港珠澳大橋通車等重大機遇開展實踐,創造高附加價值,把會展業發展效益輻射到周邊行業和社區項目。開展多種合作模式,如一程多站或是一會展兩地合作的新模式,把會展活動中的會議和展覽分別安排在大灣區內不同的城市舉辦,發揮各自優勢,開展更多不同題材、不同形式的項目合作。
C 廣西會展積極服務“一帶一路”
中國貿促會貿易投資促進部部長馮耀祥介紹,2020年,國家戰略對展覽業的發展影響會更加明顯,除抓住“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新機遇外,次區域合作中國與東盟、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等都有希望成為展覽業國際合作的重點區域。
“廣西舉辦的會展活動,促進了貿易暢通,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投資研究部主任劉英奎對廣西會展業進行過調研。他舉例,第16屆東博會共舉辦了90場貿易投資促進活動,20個國家131家企業在“一帶一路”國際展區參展,展區面積比上屆增加59%,有力地推動了中國與東盟國家以及區域外經濟體的合作。
同時,廣西貿促會組織的系列會展活動,緊緊圍繞歐洲線、非洲線、日韓線和網上絲路行“三線一行”路線圖,通過展示和推介廣西名特優產品,提高“桂品”知名度,擴大桂企“商務圈”,在引導和幫助廣西企業更好地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