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打造“會展新經濟生態圈” 成都加快推動國際會展之都建設
來源:
|
作者:pro1e0471
|
發布時間: 2020-01-16
|
1642 次瀏覽
|
分享到:
1月14日,“新會展·新經濟·新生態”成都會展產業生態圈(北京)說明會在北京舉行。成都作為中國會展“第四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促進會展產業轉向“聚合共享 跨界融合”的新經濟發展模式,形成上下游貫通、全產業價值鏈融合發展的會展新經濟生態圈,加快推動國際會展之都高標準建設。中國國際商會黨委副書記徐延波、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中國貿易報社社長許素亭、成都市博覽局副局長鐘謙出席此次會議。徐延波副書記、袁再青會長分別致辭,成都市博覽局副局長鐘謙介紹成都會展業發展情況并解讀會展新經濟政策。來自境內外行業協會、知名會展公司、媒體雜志,以及成都會展產業功能區、會展企業代表100余人參會。與會人員共同探討新經濟時代,成都會展產業的新生態,關注成都新會展的發展現狀和機遇。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
袁再青分析認為,近些年來,成都在西南會展城市中,會展業的國際影響力和品牌效應突顯。根據研究發現,成都會展業突顯兩大優勢:一是政府支持力度與重視程度較高,尤其是在政策制定、資源投入方面的努力;二是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西部城市崛起之勢不可阻擋,成都占有絕對的地利。成都市政府和市場共同推動會展業發展的做法,為其他城市提供了很多有利的經驗。
為廣泛聽取業界對成都會展產業生態圈的意見和建議,此次說明會特別設置主題對話環節。其中,在“重塑產業價值鏈——‘舊能’變‘新能’”第一個對話環節,會展業界專家與成都政府會展主管部門負責人、西部博覽城運營主管,針對成都當前會展業現狀如何重塑產業價值鏈,從專家的視角、業界運營方的維度,解讀了成都會展產業在“舊能”變“新能”中所具備的資源優勢和先天要素,以及成都在發展會展新經濟,發揮新生態的扶持政策和硬件設施的載體功能等方面的專業性意見和建議。
在“聚合共享 跨界融合——打造會展新經濟生態圈”主題對話環節,業界專家不僅對成都打造會展新經濟生態圈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還對資源共享和跨界融合給出了聚合發展的方案。來自成都高新區的相關人士表示,新經濟時代,通過新生態聚合資源融合發展,會展新經濟將迎來更多機遇。
此外,在“會展新經濟——機遇和挑戰并存”主題對話環節,對話嘉賓圍繞新經濟時代營商環境下會展業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以及成都會展企業對新經濟時代迎接挑戰把握機遇的信心進行了探討。他們認為,會展新經濟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為會展上下游產業鏈、城市酒店群等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近年來,隨著天府新區、高新區、新津縣、大邑縣、都江堰市會展生態圈產業功能區的加快建設,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世紀城國際會展中心等會展載體的能級不斷增強,成都會展品牌和影響力不斷提升。2019年,成都舉辦包括第8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第七屆中日韓工商峰會、慕尼黑環博會成都展、第100屆糖酒會、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第22屆成都國際車展等重大活動超過860場。其中,國際性活動超過170場,展出總面積1250萬平方米,會展業總收入1330億元,其中直接收入130億元。
成都已躋身全國會展競爭力城市第四位,為落戶成都會展項目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會展企業和品牌會展項目落戶并扎根成都。